广告
图片生成中,请稍候...

英伟达市值逼近4万亿美元!AI芯片霸主能否登顶全球第一?

文章摘要:英伟达凭借高性能芯片在生成式AI时代大放异彩,市值逼近4万亿美元。DeepSeek等低成本模型带来挑战,但其仍稳坐全球科技龙头位置。

自打ChatGPT在2022年底横空出世,人工智能的发展就像被按下了快进键,一下子从幕后走向台前。而在这场AI风暴中,DeepSeek的出现无疑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它不仅训练成本极低,还开源且性能强大,迅速成为现象级应用。一时间,各行各业都开始全面接入AI技术,既降低了企业的部署门槛,也推动了算力需求的持续增长。

要说谁是这波AI浪潮的最大赢家?那肯定是英伟达了。这家公司靠着自家GPU的超强性能和稀缺性,在市场上简直供不应求。年收入轻松突破千亿美元不说,股价也是节节攀升,直接冲上了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宝座,市值一度超过了苹果和微软这些传统巨头。

截至目前,英伟达的市值已经高达3.89万亿美元,离4万亿美元的大关只差临门一脚,甚至有分析师预测它未来可能达到6万亿美元。这样的成绩背后,离不开投资者对AI商业前景的乐观态度。毕竟现在生成式AI已经成为时代的主角,各大企业都在借助大模型进行智能化升级,而这一切都绕不开一个核心:算力。

英伟达作为大模型背后的“卖铲人”,可以说是赚得盆满钵满。仅谷歌、Meta、亚马逊、微软这四大科技巨头,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投入就预计在2025年达到3200亿美元,其中数百亿都将用于购买英伟达的芯片。换句话说,哪家公司的AI大模型实力强,其实拼的就是背后有多少张英伟达的GPU。

这种近乎垄断的地位,也让英伟达在过去几年实现了爆炸式的增长。2024财年营收达到了609亿美元,同比增长126%;净利润更是高达297.6亿美元,同比暴涨581%。到了2025财年,营收进一步飙升至1305亿美元,净利润则达到了惊人的728.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200亿元),赚钱能力在全球范围内排名第六,仅次于Alphabet、沙特阿美、苹果、微软和伯克希尔。

当然,也不是没有挑战者。像DeepSeek这样低成本、高性能的模型确实给英伟达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有人担心,随着更多类似产品的出现,英伟达的芯片主导地位可能会受到威胁。不过,英伟达CEO黄仁勋倒是挺淡定,他认为DeepSeek反而点燃了全球的AI热情,未来AI推理的需求会更加强劲,整体市场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即便如此,英伟达也并非毫无压力。比如今年一季度,由于受到出口管制的影响,公司不得不计提了55亿美元的库存损失。尽管如此,它的盈利能力依然稳健。2026财年第一财季,营收达到了441亿美元,同比增长69%;净利润为188亿美元,同比增长26%。虽然这一季度因为H20芯片的库存积压和采购承诺产生了45亿美元的费用,还有25亿美元的订单无法交付,但这并没有动摇它的根基。

H20芯片本来是英伟达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产品,原本符合出口管制要求,在国内也一度供不应求。微软、字节跳动、腾讯、Meta、xAI、亚马逊和谷歌这些大厂都是英伟达的忠实客户,尤其是字节跳动和腾讯,作为国内厂商,分别排在第二和第三位。

中国市场对于英伟达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2025财年,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达到了171亿美元,同比增长66%。可以说,中国不仅是英伟达的重要市场之一,也是推动其增长的关键力量。

如今,AI大模型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科技巨头们纷纷加码布局,试图在这一领域抢占先机。但无论你是谁,想要玩转AI大模型,几乎都绕不开英伟达的高性能芯片。无论是科技巨头还是初创公司,大家都在依赖英伟达的AI平台来支撑自己的业务。

那么问题来了,英伟达能不能成为全球第一家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的公司呢?从目前的势头来看,可能性相当高。尤其是在生成式AI风口的推动下,英伟达不仅在多个领域发挥了关键作用,还凭借自身在GPU领域的绝对优势,牢牢抓住了这次市场机遇,实现了快速增长。

当然,未来的路并不一定一帆风顺。AI行业的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如果英伟达不能继续保持技术创新和市场敏感度,也有可能被后来者超越。但从眼下来看,它依然是那个站在山顶上的王者,市值破4万亿只是时间问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