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教授创业两年融资5亿!不做灵巧手也不做人形机器人,他要造会思考的「全能AI佣人」
星动纪元创始人陈建宇认为,外界对其公司定位存在误解。他强调机器人必须软硬一体发展,既要有“大脑”也要有“本体”。公司已完成5亿元A轮融资,并推出多款机器人产品。陈建宇提出“沿途下蛋”的商业化策略,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灵活适...
标签
# 创业 #
星动纪元创始人陈建宇认为,外界对其公司定位存在误解。他强调机器人必须软硬一体发展,既要有“大脑”也要有“本体”。公司已完成5亿元A轮融资,并推出多款机器人产品。陈建宇提出“沿途下蛋”的商业化策略,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灵活适...
靠一个快捷键颠覆打字习惯,AI语音输入神器Wispr Flow正悄悄改变人机交互方式。用户说话,它秒出文字,丝滑到一半人用它完成70%以上的输入任务。融资5600万美元、付费转化率19%、月收380万刀,硅谷精英都在用,...
xAI完成100亿美元融资,估值或突破2000亿美元,成为新晋AI超级独角兽。在马斯克的带领下,xAI加速布局大模型Grok和算力基建,但每月超10亿美元的烧钱速度也让其面临巨大资金压力。全球科技巨头纷纷加码AI投入,人...
高考刚结束,AI大模型们也迎来一场“赶考”。豆包、通义千问等集体冲刺985,甚至有模型过了清北线。而另一边,中小AI企业却陷入资金链断裂、人才流失的困境。大厂凭借资本和资源不断扩张,挤压了中小创企的生存空间。人才、技术、...
AI陪伴赛道正悄然崛起,海外「Tolan」融资2000万美元,国内「EVE」开启内测,两者虽定位不同,却都跳出“角色扮演”框架,打造能长期共处、融入生活的AI伙伴。真实感、强记忆、游戏化成关键词,从聊天到送奶茶、做计划,...
具身智能正上演资本狂潮与商业化现实的博弈。一边是朱啸虎等声音质疑其商业化周期过长,另一边却是宇树科技、银河通用等头部企业频频融资,估值飙升。大厂入场、VC/PE扎堆,行业热度持续走高。然而真正能实现量产交付、落地应用场景...
阿里云领投企业级AI平台BetterYeah超亿级融资,背后信号明确:AI已从“能不能用”进入“怎么用”的实战阶段。不同于轻量级Bot工具,BetterYeah专注企业复杂系统整合,打造能真正上岗的“数字同事”,让AI深...
华人团队Genesis AI完成1.05亿美元种子轮融资,刷新硅谷具身智能赛道纪录。该团队平均年龄不足28岁,致力于打造通用机器人基础模型,已发布全球最大具身智能开源项目——Genesis物理引擎,推动机器人向通用智能体...
xAI再获百亿美元融资,估值飙升至1130亿,Grok 4和Grok 4 Code即将上线,性能号称“无与伦比”,或将重塑AI格局。马斯克的AI帝国正加速扩张,一场由算力、资本与野心驱动的三国杀愈演愈烈。
从游戏少年到AI之神,Demis Hassabis用AlphaGo征服围棋,用AlphaFold破解生命密码,如今带着Isomorphic Labs,正用AI重塑药物研发,让治愈未来的药,快步走来。
灵巧手正成为具身智能与通用人工智能落地的关键突破口。从实验室走向工业与家庭场景,它不仅是机器人执行复杂任务的核心部件,更是AI认知能力延伸至物理世界的重要接口。技术上,结构、感知与控制的协同突破推动其迈向实用化;商业上,...
灵宝CASBOT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蓝思科技领投。资金将用于产品量产、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公司已发布多款人形机器人,布局工业制造、特种作业及开放场景,并与蓝思科技等企业合作推进商业化落地。
2100万美元融资背后,AI如何重塑癌症护理体验?
人形机器人品牌「灵宝CASBOT」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将用于量产、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团队拥有20年产业经验,已推出两款双足机器人,主打工业与矿业场景,并与多家头部企业达成合作。
2025年AI应用爆发,AI安全成落地关键。从模型防护到数据隐私,再到合规治理,安全工具已覆盖全产业链。融资火热、巨头入场,预示这不仅是防御刚需,更是创业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