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机器人独角兽冲刺IPO,细分赛道收入第一
镁伽科技,这家由华为系团队创办的机器人独角兽,凭借“解放科学家”的理念,深耕生命科学与智能制造领域,6年估值破105亿。背后有药明康德、博世站台,高盛、创新工场等明星资本加持,服务超880家客户,毛利率稳步提升。如今冲刺...
标签
# 代工 #
镁伽科技,这家由华为系团队创办的机器人独角兽,凭借“解放科学家”的理念,深耕生命科学与智能制造领域,6年估值破105亿。背后有药明康德、博世站台,高盛、创新工场等明星资本加持,服务超880家客户,毛利率稳步提升。如今冲刺...
富士康借英伟达AI风口狂揽订单,二季度营收创新高。作为英伟达核心代工厂,富士康不仅拿下大量AI芯片订单,还在墨西哥建最大芯片厂、联手台积电搞AI超算,甚至布局人形机器人,野心勃勃要从“代工”走向“协同研发”,挑战与机遇并...
星动纪元创始人陈建宇认为,外界对其公司定位存在误解。他强调机器人必须软硬一体发展,既要有“大脑”也要有“本体”。公司已完成5亿元A轮融资,并推出多款机器人产品。陈建宇提出“沿途下蛋”的商业化策略,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灵活适...
过去半年,人形机器人成为资本和大众关注的焦点。春晚亮相、马拉松比赛等事件引发公众狂欢,但真正创造财富的是工业场景中的实训与应用。优必选、特斯拉、Figure等企业正加速推进商业化落地,产业资本也纷纷涌入。
模量科技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专注多模态触觉传感技术研发,产品应用于机器人、工业检测、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公司通过自研材料和微结构设计提升传感器性能,并打通多维感知链路,构建全栈研发能力。
智元发布哪吒机器人灵犀X2-N,双形态设计自由切换轮式与足式,适应复杂地形。
亚马逊仓库迎来第100万台机器人上岗,Vulcan等智能设备大幅提升物流效率。人机协作下,订单处理更快更精准,员工也从繁重体力活转向管理岗位。尽管自动化带来岗位变革,但公司强调这是升级而非替代,并推出AI模型DeepFl...
顾巨峰在亚布力论坛上指出,AI行业泡沫集中在大模型领域,商业化关键在于应用场景和订单。他强调数据对大厂的优势,并预测机器人行业to B方向更具上市潜力。
奥特曼疑似要拿自动驾驶“反击”马斯克,称OpenAI已有“比现有技术好得多”的方案。虽未透露细节,但外界猜测或与Sora视频模型及“世界模型”技术有关。若真能突破自动驾驶,不仅能在万亿市场分一杯羹,更能在老对手面前扳回一...
“AI玩偶”芙崽爆火,10分钟售千单,成Z世代新宠。这款399元的毛绒机器人搭载大模型技术,能聊天、识情绪、养性格,把AI陪伴从手机搬到现实。资本纷纷押注,朱啸虎也出手了。AI+潮玩,不只是玩具,更是情绪经济下的“硬件革...
小米推出“多功能桌搭”配件,让旧手环变身智能音箱,既解决了电池老化问题,又赋予老设备新用途。更值得关注的是,它首次实现了运动健康设备与米家APP的深度融合,或预示小米生态统一控制的开始。
容亿投资顾巨峰谈AI行业泡沫与价值,看好to B机器人发展,预计下半年迎来上市潮。
浙江新蓝领智能机器人公司成立,专注智能机器人研发与销售。
亚马逊部署第100万台机器人并推出生成式AI模型DeepFleet,提升机器人效率10%,加快送货速度。
零零科技CEO王孟秋在亚布力论坛上分享了公司无人机的市场表现,并探讨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发展。
具身智能正上演资本狂潮与商业化现实的博弈。一边是朱啸虎等声音质疑其商业化周期过长,另一边却是宇树科技、银河通用等头部企业频频融资,估值飙升。大厂入场、VC/PE扎堆,行业热度持续走高。然而真正能实现量产交付、落地应用场景...
杭州优必选成立新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聚焦机器人制造与AI开发。
华人团队Genesis AI完成1.05亿美元种子轮融资,刷新硅谷具身智能赛道纪录。该团队平均年龄不足28岁,致力于打造通用机器人基础模型,已发布全球最大具身智能开源项目——Genesis物理引擎,推动机器人向通用智能体...
2025年一级市场回暖,湖北重磅出手,设立百亿人形机器人母基金,聚焦人工智能与硬科技投资。政府“敢投、容亏”的创新机制,叠加高效出资节奏,为创投注入底气,打造中国新质生产力高地。
文章回顾了童年经典动画《超智能足球》,引出如今真实存在的机器人足球赛事,并介绍了2025年RoBoLeague机器人足球联赛的精彩瞬间与技术突破,探讨了这类赛事背后的意义与发展潜力。
中国制造业正迎来具身智能变革,机械臂接入“数字大脑”,实现柔性制造突破。华为云盘古大模型+华龙迅达自主研发技术,让产线四小时完成适配,效率飙升。从家电到医药、酒店服务,机器人开始自主决策执行任务,降本增效。但数据稀缺、硬...
湖北设立100亿元人形机器人产业母基金,首期50亿已落地。由长江证券和湖北省科投牵头,重点投向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核心领域,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抢占未来产业高地。
Tacta Systems用软硬件结合的方式,打造“灵巧智能”平台,攻克机器人精细操作难题。团队由连续创业者和苹果老兵组成,自研触觉传感器、边缘AI芯片和灵巧模型,让工业机器人也能胜任电子产品组装、食品处理等精细活。75...
翼菲科技冲刺港股IPO,有望成为“轻工业全品类机器人第一股”。作为国产机器人代表企业,其技术布局和资本化进程折射出中国工业机器人从追赶者向定义者的转变。
谷歌正通过自研芯片与Gemini AI技术构建一个从云端到边缘设备的垂直生态帝国。借助TPU、机器人和智能设备,谷歌不仅提升利润空间,还把每一台设备变成“印钞机”。其AI战略正在重塑搜索、云服务与机器人产业,形成高壁垒、...
OpenAI将发布强大开源模型,支持本地运行,重塑“本地部署”体验。奥特曼透露,未来模型将更智能、更便宜,ChatGPT记忆功能正进化成AI伴侣。GPT-5及多模态模型将集成推理与生成能力,连接机器人和终端设备,成为生活...
家电行业正加速拥抱AI技术,从画质提升、环境感知到人机交互,AI正全面重构产品体验。海信、美的、TCL等企业纷纷布局大模型与智能科技,推动家电从“工具”向“智慧生活伙伴”进化。年轻一代成为主力消费群,追求高效、个性与情绪...
灵巧手正成为具身智能与通用人工智能落地的关键突破口。从实验室走向工业与家庭场景,它不仅是机器人执行复杂任务的核心部件,更是AI认知能力延伸至物理世界的重要接口。技术上,结构、感知与控制的协同突破推动其迈向实用化;商业上,...
越疆科技在日本发布人形机器人Atom和高速协作机器人CR 30H,开启批量交付,推动智能制造升级。
来牟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三个月累计融资近亿元。其割草机器人Lymow One众筹超700万美元,上线独立站20天销售额达240万美元。公司已进入量产阶段,产品性能强劲,瞄准北美庭院市场。
2025年人形机器人彻底出圈,从春晚舞台到半马赛场,再到婚庆、发布会等各类场景频频亮相,订单爆棚、融资火热。政策支持、价格下探、AI加持推动行业爆发,但真正实用化仍需突破“大脑”智能,进入家庭至少还需5-10年。
字节跳动旗下AI核心团队Seed正加速布局机器人与具身智能领域,招募多名关键岗位负责人。作为字节最重视的AI研发力量,Seed不仅汇聚顶尖人才,还整合内部AI Lab等资源,推动大模型技术落地。尽管入局较晚,但在张一鸣高...
28岁的胡宇航,从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不久,便创立了首形科技,专注于“人脸机器人”。他坚信,在AI大模型时代,机器人真正被接受的关键不是语言能力,而是“共情力”。通过自监督学习,他的团队让机器人对着镜子练习表情,打造出具...
追觅科技从清洁家电起家,凭借高速马达技术迅速崛起,曾高调进军机器人领域,却因业务分散、高管出走等原因未能打开局面。如今转向大家电市场,试图通过全品类布局讲出新增长故事。然而,在美的、海尔等巨头盘踞的红海中,追觅技术亮点有...
字节跳动旗下AI核心团队Seed正在加速扩张,招募机器人及大模型方向多位关键人才,背后是其在AI多元业务上的野心布局。成立仅一年多,Seed已汇聚顶尖技术力量,承担起字节AI基座角色。尽管入局大模型赛道较晚,但凭借重投入...
镁伽科技冲刺港股IPO,这家成立近十年的机器人独角兽,凭借自主智能体技术在智慧实验室和智能制造领域崭露头角。年营收超9亿,复合增长率高达43%,虽仍未盈利,但已手握450+专利,背后站着创新工场、博世等重量级股东。机器人...
36氪「资情留言板」第164期上线!本期涵盖字节跳动、小红书、Shein等热门项目老股转让与求购信息,覆盖科技、消费、医疗等多个领域。四足机器人公司寻求并购,多家Pre-IPO项目LP份额待出手。点击了解详情,获取潜在交...
黄仁勋看好机器人成英伟达新增长引擎,推动股价创新高,市值重登全球第一。尽管机器人业务目前占比小,但其未来潜力点燃市场热情,多家投行纷纷上调目标价,看好其市值继续攀升。
宁德时代联手哈啰、蚂蚁集团,正式进军Robotaxi赛道,布局L4级自动驾驶。通过投资造父科技,宁德时代输出电池技术与智能滑板底盘,协同蚂蚁AI和哈啰出行场景,加速推动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此举不仅瞄准千亿出行市场,更是其...
工业4.0正在重塑制造业,机器不再只是冰冷的工具,而是能“思考”、会“沟通”的智能系统。通过人工智能与自动化的深度融合,工厂实现了故障预测、实时调整、定制生产等颠覆性变革。西门子、特斯拉、海尔等企业已走在前列,用实践证明...
2025年智驾和机器人领域人才需求爆发,岗位量暴涨28倍,高薪吸引大量技术人才。AI科学家月薪超11万,行业竞争相对较弱,求职机会多。
灵宝CASBOT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蓝思科技领投。资金将用于产品量产、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公司已发布多款人形机器人,布局工业制造、特种作业及开放场景,并与蓝思科技等企业合作推进商业化落地。
特斯拉Robotaxi试点再掀机器人热潮,斯坦德机器人冲刺港股IPO。这家哈工大校友创办的企业专注工业移动机器人,三年亏了2.7亿,市占率全球第五。高研发、高应收、高销售费用“三座大山”压顶,能否借上市破局突围?
中国正加速步入深度老龄化,养老压力激增,照护资源严重不足。在此背景下,养老机器人成为破局关键,融合AI、机械工程等技术,在康复、护理、陪伴等方面展现潜力。政策支持、资本涌入、技术突破三重红利推动产业爆发,市场规模预计20...
人形机器人品牌「灵宝CASBOT」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将用于量产、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团队拥有20年产业经验,已推出两款双足机器人,主打工业与矿业场景,并与多家头部企业达成合作。
人形机器人行业正从狂热转向务实,厂商不再空谈“千家万户”的未来,而是聚焦生产线落地和专用场景。通用梦想暂搁一边,商业化更看重“自造血”。四足机器人、垂直场景、生态合作成新方向,先活下来,再谈理想。
UC伯克利与CMU团队联合推出LeVERB框架,首次实现人形机器人“从想到做”的跨越。通过视觉语言理解与全身动作控制的深度融合,让机器人看懂指令、感知环境后直接完成复杂任务,如坐下、跨障碍等。部署在宇树G1机器人上,零样...
谷歌推出首个设备端机器人模型Gemini Robotics On-Device,具备多模态推理与现实世界理解能力,可本地运行,支持微调,适用于双臂机械臂、人形机器人等多种形态。该模型能完成叠衣服、拉拉链等高难度灵巧任务,...
谷歌DeepMind推出Gemini Robotics On-Device,这是首个可在机器人本地运行的视觉-语言-动作模型,支持离线操作,适应新任务只需50~100个演示。模型已在双臂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上成功测试,展现...
银河通用创始人王鹤认为,人形机器人未来价值在于提升具身智能模型能力。公司专注‘移动、抓取、放置’技能,在药店、零售等场景率先落地,预计今年将带来亿元收入。他强调务实推进技术,反对盲目追求复杂操作。
宇树科技,这家因机器狗登春晚而爆红的机器人公司,正站在风口与现实的交汇点。尽管其产品频频亮相、融资不断,甚至估值达百亿,但争议也随之而来:是真智能还是“大号遥控玩具”?在AI与硬件之间,宇树选择了稳扎运动控制,暂未全力押...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为即将入学的新生提供专业选择建议,结合自身经历鼓励学生多动手、主动学习,把握AI与机器人时代的机遇。
机器人数据正从“副产品”蜕变为战略资产,成为撬动金融资源、定义产业竞争力的核心。上海芯化和云与寰动机器人的融资案例,标志着数据资产正式进入金融流通环节。高质量、场景化的机器人数据不仅是技术优化的燃料,更是企业估值、融资能...
在WAVES新浪潮2025大会上,有鹿机器人CEO陈俊波分享了具身智能如何助力中国制造业升级。通过将通用大脑植入传统设备,提升产品价值和技术含量,推动产业跃迁。
李泽湘加持的卧安机器人冲刺IPO,或成家庭具身智能机器人第一股。
特斯拉再次起诉前员工!这次是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Jay Li被指控窃密。从特斯拉离职271天后,他创立的公司Proception竟用5个月做出类似特斯拉花4年研发的灵巧手。特斯拉指控Jay Li在职期间下载机密文件,要求...
人形机器人赛道在朱啸虎“看衰退出”后,反而成为AI圈投融资热点。据统计,近两月国内相关融资达27起,金额超29亿,大厂如腾讯、美团、京东纷纷加码。宇树科技或IPO,智元机器人获多轮融资,显示行业热度不减。不过,商业化难题...